姜淮:小中见大 绿装天下
日期: 2016-06-12
点击量: 17
日前,有关部门梳理了商务部主办的部分展览的功能定位,明确广交会以货物贸易为主,京交会以服务贸易为主,上交会以技术贸易为主,投洽会以投资贸易为主,还有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加博会,这些展览承载着当下一定的国家经济战略诉求,引领相关领域的政策取向和趋势研判,这是政府展的核心功能。而最易引起业界人士高度关注的当属第四届京交会。
如上所述,政府展的核心功能体现于展览所在领域的政策取向和趋势研判上,本届京交会的主题突出“开放、创新、融合”的理念,展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新空间、新机遇、新成果。从主题设定来看,京交会严格秉承和践行着“十三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而其中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如何通过展览展示这一载体,凸显当下倡导的主流理念,是展会策划和表达的关键点。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曾认为,现代会展业必须顺应低碳环保的潮流才能健康发展,因那些浪费的、大量消耗资源的、不可持续的产业都会走向灭亡。中国会展理事会理事长刘海莹也曾谈到:“绿色会展在发达国家都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但国内的部分会展项目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经营的弊端。新型会展对传统办展方式的冲击,迫使我们改变目前的思维。被动也好、主动也罢,我们必须改变,只有这样,中国会展业才能更快地向前驱动。”
绿色会展涉及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或许我们可以聚焦于实践中直观可视的展装行业,以此为点进行解析。
一直以来,会展业被视为低耗高产的“环保产业”,可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且不论每次会展活动所带来的场馆运营的能耗、运输产生的能耗及污染、餐饮产生的一次性餐具消耗,单单是会展垃圾这一项就数量惊人。据广交会统计,每届展位装修产生的垃圾超过2500吨,约占广州市2000万人口垃圾日产量的1/2。用于展位装饰的木材由于已经被加工过,带有铁钉及涂料或其他装饰用料,难以回收利用,通常展后只能变成废品或焚烧处理。而展会使用的大量非环保布展材料、油漆、粘合剂,还会挥发出许多种有害气体,对身体也极为不利。
除纸质宣传单以及海报之外,每个展会场馆内外的悬挂广告、横幅、桁架广告等,都会使用大量的广告材料。而且灯布、可移背胶贴、KT板等多为一次性材料,不可循环使用的广告材料展后都会变成垃圾,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听业内人士的一则笑谈:同样为车展企业做现场搭建,某些国际知名的搭建公司,十多名施工人员喝着咖啡用着各类电动、手动工具拼拼装装,一天完成了上千平方米的展台拼接搭建。反观我们绝大多数公司,完成相同量的搭建工程,动辄动用五六十人,又锯又刨,汗流浃背,加班加点,场面“壮观”。
以上种种,数不胜数。包括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展台坍塌事故,究其根本,无不是出于控制搭建成本的考量,而木质展装是长期以来中国展览行业的主旋律。
作为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木质展装还将会在中国的会展行业存在。但是,工业化的领先地位,人工综合素养能力,展会的品牌权威度,有关规则的界定及企业、社会的环保自觉性都决定着绿色展装的主流导向。
当此阶段,我们的会展主管部门、会展链条的各关联企业应该如何承担这一变革中的责任?我们欣喜地看到,广交会率先行动,倡导直至规范、制定了三年绿色展装规定的时间表;深圳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也正着手起草绿色展装规范。其实,多年来,国内一些知名的展装设计生产和工程企业早已默默地探寻和实践着符合国情的绿色展装之路。
“标摊特装化,特装标准化”是他们向行业的发声。就笔者经历的各类展会来看,该类展陈模式可推广适用于各类政府展形象展位的使用,因为我们需要“请进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参与这类展会。同样,也可推广至各地方政府展团使用,避免地方政府组团参展一味求新、求异、求高、求大,由此产生各类大量耗材。
特装标准化,确切地说是在现有特装设计制作的基础上,让展台搭建形成模块化和集成化。不久前参加深圳展览展示文化园区的活动,当地一家叫地球村的展览企业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其设计制作的展台。采用的依然是现阶段不可超越的木质结构,但这家展览公司在设计上则跨越了一大步。就拿展示墙上的一块边框来说,既可以根据参展企业的要求嵌入各类层板隔板用于展品摆放,也可以嵌入LED、花卉等各类设备和饰物,还可以制作不同尺寸标准的转角和格挡。
绿色展装的内容可能涉及三大块,即绿色设计、绿色材料和绿色施工。作为过渡性的办法,可探索现阶段的特装该如何以标准化来解决可循环使用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番:一是设计标准,基础展台的通用及加装部分模型标准化;二是材料标准,将模块化物料所涉及的材料进行标准使用;三是制作标准,即制作工艺、尺寸、配件等统一标准;四是仓储标准,对循环物料进行分厂、分类、分组式仓储。
特装标准化和集成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阶段不可重复使用的浪费问题,但就本质而言是一种过渡性办法,希望随着业界绿装意识的不断深化,会展业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低耗、节能、环保的朝阳产业。
如上所述,政府展的核心功能体现于展览所在领域的政策取向和趋势研判上,本届京交会的主题突出“开放、创新、融合”的理念,展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新空间、新机遇、新成果。从主题设定来看,京交会严格秉承和践行着“十三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而其中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如何通过展览展示这一载体,凸显当下倡导的主流理念,是展会策划和表达的关键点。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曾认为,现代会展业必须顺应低碳环保的潮流才能健康发展,因那些浪费的、大量消耗资源的、不可持续的产业都会走向灭亡。中国会展理事会理事长刘海莹也曾谈到:“绿色会展在发达国家都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但国内的部分会展项目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经营的弊端。新型会展对传统办展方式的冲击,迫使我们改变目前的思维。被动也好、主动也罢,我们必须改变,只有这样,中国会展业才能更快地向前驱动。”
绿色会展涉及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或许我们可以聚焦于实践中直观可视的展装行业,以此为点进行解析。
一直以来,会展业被视为低耗高产的“环保产业”,可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且不论每次会展活动所带来的场馆运营的能耗、运输产生的能耗及污染、餐饮产生的一次性餐具消耗,单单是会展垃圾这一项就数量惊人。据广交会统计,每届展位装修产生的垃圾超过2500吨,约占广州市2000万人口垃圾日产量的1/2。用于展位装饰的木材由于已经被加工过,带有铁钉及涂料或其他装饰用料,难以回收利用,通常展后只能变成废品或焚烧处理。而展会使用的大量非环保布展材料、油漆、粘合剂,还会挥发出许多种有害气体,对身体也极为不利。
除纸质宣传单以及海报之外,每个展会场馆内外的悬挂广告、横幅、桁架广告等,都会使用大量的广告材料。而且灯布、可移背胶贴、KT板等多为一次性材料,不可循环使用的广告材料展后都会变成垃圾,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听业内人士的一则笑谈:同样为车展企业做现场搭建,某些国际知名的搭建公司,十多名施工人员喝着咖啡用着各类电动、手动工具拼拼装装,一天完成了上千平方米的展台拼接搭建。反观我们绝大多数公司,完成相同量的搭建工程,动辄动用五六十人,又锯又刨,汗流浃背,加班加点,场面“壮观”。
以上种种,数不胜数。包括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展台坍塌事故,究其根本,无不是出于控制搭建成本的考量,而木质展装是长期以来中国展览行业的主旋律。
作为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木质展装还将会在中国的会展行业存在。但是,工业化的领先地位,人工综合素养能力,展会的品牌权威度,有关规则的界定及企业、社会的环保自觉性都决定着绿色展装的主流导向。
当此阶段,我们的会展主管部门、会展链条的各关联企业应该如何承担这一变革中的责任?我们欣喜地看到,广交会率先行动,倡导直至规范、制定了三年绿色展装规定的时间表;深圳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也正着手起草绿色展装规范。其实,多年来,国内一些知名的展装设计生产和工程企业早已默默地探寻和实践着符合国情的绿色展装之路。
“标摊特装化,特装标准化”是他们向行业的发声。就笔者经历的各类展会来看,该类展陈模式可推广适用于各类政府展形象展位的使用,因为我们需要“请进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参与这类展会。同样,也可推广至各地方政府展团使用,避免地方政府组团参展一味求新、求异、求高、求大,由此产生各类大量耗材。
特装标准化,确切地说是在现有特装设计制作的基础上,让展台搭建形成模块化和集成化。不久前参加深圳展览展示文化园区的活动,当地一家叫地球村的展览企业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其设计制作的展台。采用的依然是现阶段不可超越的木质结构,但这家展览公司在设计上则跨越了一大步。就拿展示墙上的一块边框来说,既可以根据参展企业的要求嵌入各类层板隔板用于展品摆放,也可以嵌入LED、花卉等各类设备和饰物,还可以制作不同尺寸标准的转角和格挡。
绿色展装的内容可能涉及三大块,即绿色设计、绿色材料和绿色施工。作为过渡性的办法,可探索现阶段的特装该如何以标准化来解决可循环使用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番:一是设计标准,基础展台的通用及加装部分模型标准化;二是材料标准,将模块化物料所涉及的材料进行标准使用;三是制作标准,即制作工艺、尺寸、配件等统一标准;四是仓储标准,对循环物料进行分厂、分类、分组式仓储。
特装标准化和集成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阶段不可重复使用的浪费问题,但就本质而言是一种过渡性办法,希望随着业界绿装意识的不断深化,会展业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低耗、节能、环保的朝阳产业。
上一篇:
第八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